评论:大数据应用,助力城市规划

大数据催生新型规划模式 国务院最近颁布的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》中,提出要回到人的城镇化上来。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人认为,传统的规划,往往见物不见人。而要想实现人
       大数据催生新型规划模式
  国务院最近颁布的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》中,提出要回到“人的城镇化”上来。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人认为,传统的规划,往往见物不见人。而要想实现“人的城镇化”,城市规划的模式亟需转型创新。
  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公众参与的空间、时间、形式、成本、入口、传播和力度,都与之前有着显著的不同:无论是分析师、规划师们主动寻找公众发出的数据和信息,还是公众自身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参与,都比之前变得更有效、更直接、更便捷。
  “大数据的一个核心是对应着人,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人的尺度的活动、移动和心情等,这是以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、地理信息系统GIS、决策支持系统DSS……甚至是规划支持系统PSS都不具备的。”城市规划年会大数据自由论坛上,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崔功豪阐明了人、大数据与城市规划三者之间的意义,也为当下城市规划的创新点明了一个发展的方向。
  模拟市民参与城市规划
  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,不少参观者参与了“评价步行街规划”项目。
  据悉,该项目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起并负责信息收集。收集到的信息被研究院工作人员转变为数字地图上的坐标,并通过实地调查来验证游客所提供的信息。
  结果显示:评估结果与公众评价“完全一致”的部分占到67.4%;“存在争议”的部分为31%;仅有1.5%的点存在极端差异。
  调查结果说明这次活动收集的数据已经是比较科学,体现了市民对于步行环境的真实评价,为北京步行道改造升级提供了依据,也为以后城市规划提供了大数据应用的范例。

推荐新闻

[合作伙伴]    [联盟媒体]   [地方信息]   [友情链接]
版權所有 copy© 亞洲國際住宅發展協會
聯絡地址:香港幹諾道中139號三台商業大廈11樓
北京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南楼
Address:Rm1101,11F San Tai Building No.139 Connaught Rd Central HongKong
中國大陸辦事處電話:+86-10-57811643 傳真號碼:+86-10-57811303 郵政編碼:100081